地圖導覽 I
依序展開的一幅心靈美學地圖,可以依對美的理解和知識定出方位座標,並按圖索驥一番,在這片屬於亞熱帶並曾被歐洲人驚嘆叫作「福爾摩莎」的台灣,讓你快樂自由玩轉,時時遇見各種驚奇和美妙,每每發出讚嘆之聲,不論是自然的、人文的或是無法分辨的心靈饗宴。
我用筆來寫台灣的地理自然環境,冀望用文字產生足夠的表現力,試著讓你於腦海形成結構和層次,連結出一幅生動立體大自然的畫面,跳躍著美學的渴望和感動的元素,並且帶出交錯和歲月演繹的滄桑刻痕,拉出一段長長的鏡頭,視野一直無限延伸,也不斷地無限擴展,以最形象立體的圖像顯現。
這就用筆刻劃囉!粗的、細的、紅的、黑的、綠的、彩色的。
台灣本島南北長東西狹窄一如紡錘狀,南北長394公里而東西最寬為144公里,在這全部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次次的造山運動使菲律賓海板塊向下隱沒至到歐亞大陸板塊的下方,高度的擠壓推折下,台灣島便被推擠隆高出來,致使最高的玉山和最低海岸平原其間高低有近四千公尺的落差,這裡有著極其多樣的豐富美麗的生態,超越你能想像的範疇。
這塊土地裡約三分之二是叢山管轄的世界,許多高山密佈雲集,呈南北縱走貫穿全台,五大山脈具完整的陵脈延伸,基本走向皆為北北東向,最大最長的中央山脈是「臺灣屋脊」,座落於自宜蘭南邊向南延伸,雪山山脈為台灣最北方的山脈,起自台灣東北角的三貂角南延伸至南投名間鄉濁水溪北岸,在中央山脈北邊西側。玉山山脈則位於南台灣,北起玉山山塊,南抵高雄六龜附近,在中央山脈南端西側,全台第一高峰玉山位於此山脈中。阿里山山脈則位於玉山山脈西方,北起南投縣集集鎮的濁水溪南岸,南至高雄燕巢,有聞名中外遐邇的阿里山座落其中,此山脈平均海拔高度為二千五百公尺。而海岸山脈則位在臺灣東側,北自花蓮南迄臺東。還有位於西北方的大屯火山群(七星山、陽明山、紗帽山、竹子山),以及其他小型的山脈,如基隆火山群及八卦山系等。
台灣整體山勢地貌的分佈大致為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佔約近三分之一,一百公尺至一千公尺的台地及丘陵地約佔三分之一強,而高度一百公尺以下的平原地區則佔面積的三分之一弱。地形呈現中央高聳隆起而東西兩側低,東半部面積小且狹長而西半部面積大且較寬緩,如此的不對稱的地貌訴說著數千萬年來或上億年古老的地理及地質的千變萬化,依著這樣的地形地貌結構展開出複雜的自然景觀,鋪陳多層次交錯依存的生態有情世界。
山連綿盤據著大片台灣的領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有二百三十座,三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峰則有十六座,玉山為全台第一高峰,聳立於玉山山脈的主峰,三三九六公尺之高,其他的南湖大山、雪山、中央尖山、大霸尖山、達芬尖山、奇萊山、合歡山、秀姑巒山、關山、卑南主山、北大武山等等縱貫全島中央。一九七零年代台灣登山界選定標高三千公尺以上共一百座定為「台灣百岳」,其標準需要奇、險、峻、秀,且山容起伏明顯的山峰,是登山愛好者終其一輩子想努力攀爬攻頂完成的目標。台灣高山群聚,山勢崛偉,山嵐狀濶,雲霧終年繚繞,群山處處顯得高大、雄偉、險峻、神祕、蓊蓊鬱鬱、蒼蒼茫茫,在雪線以上的高山地帶,即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山,某些山頭常年積雪不化,呈現白白靄靄之景色。森林覆蓋的面積佔台灣本島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台灣是綠色恣意奔放的大地。若是從台灣高空俯瞰,更能領受那大片被大自然綠色森林世界統治的畫面,其四週則為湛藍廣濶深邃的海水包圍著。這山裡邊還躲藏著多彩多姿的原住民們,熱情豪邁、純真自然且歌聲嘹亮。
《台灣生活美學地圖》之003